张英文同志,男,75岁,党员,现居住在柳北区钢城街道元宝社区。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志愿者,他做到了热心公益活动,情系社区、乐于奉献,不图名、不图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大力支持社区的各项工作,积极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在社区精神文明创建中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并自觉将文明生活、健康生活理念带到社区、带给身边的人,通过行动支持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弘扬“志愿精神”,在社区服务和为居民服务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张师傅在元宝社区已经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年,社区对他而言就如同自己的家一般熟悉,辖区内的几条主要路段、几十栋居民楼,他都了如指掌,说起社区内的大事小情他也都如数家珍,可以说老人见证了元宝社区的发展与变化。张师傅平时有三大爱好:武术、唱歌、管“闲事”,用老人自己的话说就是哪里有“不平”事,他就管哪里。
自1993年9月张师傅一家迁入元宝社区居住,发现居民楼内的住户在楼道里乱堆乱放,楼道卫生脏乱差,楼梯间的灯也不亮等问题存在着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张师傅就主动地承担起清扫楼道和占地废物的工作。当得知对门邻居夫妻二人均行动不便时,便主动上门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在生活上提供帮助。长此以往,所居住单元里居民在张师傅的带动和感染下,自觉地改掉一些生活陋习,自发地爱护楼道环境卫生,自家生活垃圾能够及时清理,邻里之间见面也都嘘寒问暖,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谁家有困难都伸出援助,为社区良好的卫生环境、人文环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自打社区成立以来,张师傅始终坚持“退休不褪色,老有所为献余热”,始终保持一个志愿者应有的优秀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真正发挥一个志愿者无私奉献的模范作用。十几年来,张师傅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几十年在企业从事文体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丰富经验,为社区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平时,他积极参加社区的腰鼓队、歌咏合唱队、太极拳队、便民服务队、舞蹈队等,70来岁的他,为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经常无偿为他们印制歌谱,每次文艺演出都离不开他东奔西走、忙碌的身影,社区每支队伍的组建和发展都有着他贡献的力量和付出的努力。可以说,协助和指导社区文体队伍活动已经成为了他晚年退休生活的最主要任务。
积极的参与社区的自治管理工作,时常为小区建设与管理提出建议。2002年,元宝社区全面实行小区物业管理,他又一次提笔针对小区内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建设与管理、居民个人素养以及物业公司的管理收费政策等问题,写信给社区反映自己的意见与观点。特别有意义的是在2010年“七一”前,张师傅当时任支部书记,就以支部名义在小区组织的一次为民志愿服务活动。支部党员志愿者们在他的带领下,早早就从家中搬来桌椅、板凳摆到小区二栋房前树下拉开为民服务活动。蒙开仁、尹兆平首先忙理发,70岁老党员段国生不顾身体欠佳端起水盆和修车工具箱,前来参加修补单车。党小组长陈开浑同志主动协助党支部坐堂帮助收缴支部党员党费。支部100多名党员自觉前来交缴党费,就连行动不便的陈逊、刘统托、刘文茴等也由爱人搀扶着前来交组织费。修车、理发、修家电、居民纷纷驻足前来服务。有居民称赞到“党员这种服务好,方便了群众,方便了大家……”。
“我就是一个倔老头!我做事的动机就是出自一颗做人的良心和作为一名社会公民的道德感!”,在回答为什么能够长年坚持关心社区建设并积极加入到社区建设中的问题时,张师傅斩钉截铁的如是说。张师傅说他所做的这些事起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曾遭到外人的不解和奚落,以及家人的反对和不支持,但他就是凭着自己的倔脾气,长年坚持着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随着他所做的事情日渐得到社会的认可,他的家人也开始支持他的行为,他表示今后他还将继续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且不遗余力。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元宝社区正是有着像张师傅一样的社区党员志愿者,时刻关心着社区家园的建设,老有所为为社区发展身体力行的发挥着自身余热,元宝社区正在逐步完善各方面环境建设,把小区柳钢环境优美、生活方便、治安稳定、邻里和谐、居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