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校园 -> 正文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党建引领提升劳动育人质效
广西日报  2024-11-26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以“党建+劳动教育”建设为抓手,做好融合文章,推动党建与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探索党建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新模式,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聚焦思想引领“精度”,在党建引领劳动教育中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员干部导学、党员劳模工匠和思政专业团队宣讲、师生党支部主导研学、党建阵地负责宣传”的党建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体系,将劳动教育融入“三会一课”,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案例展现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党员养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丰富融合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课堂开展劳动导学,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等劳模工匠和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团开展劳动主题宣讲,推动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群体到田间地头、企业工坊、科技园区等进行劳动研学,发挥党员主体引领示范作用,把劳动教育、劳模精神作为党员干部言传身教的主要内容,不断夯实党建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思想基础。

  聚焦专业技能“深度”,在党建引领劳动实践中激发筑梦圆梦动力。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以创建“协同育人”“匠人匠心”“科技助力”三个劳动实践育人品牌为抓手,建立校地、校企、校校结对共建协同育人机制,组织教师党员组建实践训练、专业攻关、志愿服务团队,指导学生党员参加校企工坊实践,参与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或家电维修、数智科普等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技能,锻造专业信心。搭建劳动实践平台,根据学生党员的专业需求,开展党建联建共建,量身打造实习实践平台,积极构建贯通校内校外的“课程实训—专业实习—就业实践”实训教学体系,通过进企业、入工坊,参加社区智慧化建设、AI+数字化素养赋能公益等措施,让学生在工厂车间、社区服务、基层岗位中历练自我,提升劳动技能和经验。

  聚焦劳动品质“厚度”,在党建引领劳动评价中赋能劳动素养养成。提升劳动教育地位,将劳动教育纳入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发展全过程考核和大学生成长综合评价等四项考核制度中,使劳动教育成为学生入党、党组织管理、学生干部选拔等工作的重要指标,确保党建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落地见效。推进评价机制建设,构建“四个主体+四份清单+四项考核”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针对推动劳动教育实施的党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普通学生,分别对应建立劳动责任清单,让教育者和受教者全面明责、履责,使党建与劳动教育真正做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锤炼劳动品质。

  在推进党建引领劳动教育模式创新实践过程中,电子信息学院先后与广西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金穗生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市武鸣区定罗社区等近10家单位联合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学生班级,开展劳动导学17场次;教师党员带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开展劳动研学36场次、校内外实践活动52场次;与武鸣区党委宣传部、共青团武鸣区委、武鸣区科协等单位联合开展“数智”科普进校园、社区智慧化建设等劳动实践活动16场次,受益人数上万人。

  此外,党员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部级奖项50项,数名毕业生获评教育部大学生就业创业先进人物等荣誉,毕业生就业率逐年递升。近年来,学院党建引领劳动教育模式创新成效显著。(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潘敏纯 贾明祖 吴珊云 李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