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校园 -> 正文
桂林市“四个聚焦”关爱青少年 呵护“心”健康
桂林文明网  2024-12-24

  2024年,桂林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四个聚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联动工作格局,助力未成年人阳光成长。

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业务培训。桂林市民政局供图

  聚焦工作机制,形成“心”合力

  整合文明办、教育、民政、卫健、团委、妇联等部门力量,打造“预防、预警、干预”全链条心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全社会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按照“1+17+N+N”的模式,构建市中心—县(市、区)分中心—学校辅导室—社区工作站一体化的工作格局,推进学校、家庭和心理医疗机构信息共享。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充分调动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形成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聚焦课程设置,打造“心”特色

  全市中小学全部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心理健康课均在9个课时以上。将团体心理辅导课与思政课融合创新,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桂林市希望小学将未成年人生命教育列入校本课程。桂林市胜利小学开设“1+2”抗挫折特色心理健康课堂。灵川县借助北师大“圆梦工程”项目,增设预防校园欺凌教育系列课程。举办全市中小学“心育”课现场展示,并评选出特色项目、优秀脱口秀项目、家校协同育人项目166个。

  聚焦队伍培养,提升“心”素质

  通过笔试招聘、自主招聘、定向培养、毕业生双选会等方式补充专业教师队伍,实现中小学心理教师100%配备。7个心理工作室获评“自治区名师工作室”称号。分层次、分梯队对全市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全员轮训,举办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培训、心理咨询案例研讨等活动6次。积极培育系列科研成果、教育教学成果和“品质课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课题研究,108项市级心理专项课题顺利结题,19项获自治区心理专项课题立项。桂林市在全区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辅导技能比赛中斩获佳绩,5人获奖。组建市、县、乡三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伍,邀请高校专业教师、卫生健康系统心理医生对志愿者进行心理咨询技术等培训,提升全市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水平。

赖家明走进乡村学校为孩子们上心理辅导教育课。永福县委宣传部供图

  聚焦宣传引导,筑牢“心”防线

  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利用心理健康日、新生入学、青春期、中高考等关键时段,结合中考减压、反校园暴力、抑郁症等主题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300余场,惠及学生3.6万人次。桂林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增设2条专业心理咨询热线,举办网络直播讲座10场,线下公益讲座33场。推进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化,推动全社会关心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童心筑梦 为你护航”心理健康辅导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中国好人”永福县检察官赖家明带领“呵护未来”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100多次。(桂林市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