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进校园”活动中,丘晓兰主讲《青少年创作入门》。
陈诗雄主讲《中国文学与书法》。
白冰(左二)为滨湖路小学学生签名。
“围裙妈妈”郑春华与民族东小学生面对面交流。
儿童文学作家王一梅(右)受欢迎。
曹文轩多次走进南宁中小学校园。
“作家进校园”已成为潮流和趋势。南宁的孩子曾聆听曹文轩、金波、高洪波等国内一流儿童文学作家的讲座,也曾与王勇英、丘晓兰等本地知名作家面对面交流。虽然“作家进校园”还存在一些争议,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家把优秀的童书送到孩子手里,更把对阅读的热爱送到孩子们心里,让孩子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书中找到生命的力量。
培养阅读兴趣 作文讲座受欢迎
“作家进校园”一般是受各大出版社邀请。今年4月20日,“围裙妈妈”郑春华携新书《小饼干和围裙妈妈》系列走进南宁民族东小学。分享见面会上,郑春华与小学生一起聊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故事,让大家了解她的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郑春华还告诉孩子们,尽量少看动画片,因为局限于屏幕中的画面,故事就失去了想象空间。看书可以让孩子们充满想象力,想象力丰富,才能创作出好的故事。这种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让孩子在作家的引导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除此之外,作家们还会为孩子介绍写作秘诀。今年5月10日,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王一梅走进东葛路小学,从自身的成长经历说起,和同学们分享自己是如何成为一名作家的心路历程,并传授了写作的三个“法宝”,那就是“观察+想象+情感=好作文”。王一梅的讲座反响十分热烈,讲座结束后,孩子们还排起长队购买王一梅的作品。此次王一梅的南宁行程很紧张,一共走进南宁9所小学,所到之处备受欢迎。王一梅告诉记者:“虽然很辛苦,但既然来了,就多跑几个学校吧。”
记者了解到,这种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写作讲座成为“作家进校园”的主题之一,因为作家有丰富的写作经验,他们更能从自身出发,引领孩子跨入文学门槛。5月13日上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白冰到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为四年级学生带去《读书与写作》的讲座。滨湖路小学一位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家进校园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上阅读,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四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写作文了,我们在教学中只能告诉孩子怎么选题、选材,怎么列好提纲。作家比如白冰老师的讲座内容范围更广,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告诉孩子们怎么爱上阅读,怎样爱上写作,怎样找灵感,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这样就给孩子把握了方向。我觉得孩子朝着这个方向走就会更好。”
国内名家众多 本地力量异军突起
由于出版社掌握着巨大的资源,国内顶级儿童文学作家开始出现在南宁校园。今年5月13日、14日,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指导,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接力出版社承办的“美丽广西 书香八桂” 广西少年百场图书阅读分享活动系列活动之一的“阅读名家走进广西”活动在南宁举行,请来曹文轩、金波、高洪波、朱永新、李学谦、白冰等6位知名作家与阅读专家。
彼时,曹文轩走进南宁市南湖小学,为该校师生带来以《儿童幻想文学的奇妙作用》为题的讲座;高洪波走进南宁市逸夫小学,讲述了《独特阅读体验与青少年精神成长的对应关系》;朱永新走进南宁市星湖小学,重点阐述了《阅读的意义》;李学谦走进南宁市万秀小学,剖析《互联网时代阅读的定位与取舍》;白冰则到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为高年级的师生带去《读书与写作》的讲座。
此次活动承办方负责人亦是活动主角之一的白冰告诉记者,从出版社角度来说,阅读分享活动是对读者的一个阅读服务,“我们把书介绍给家长和孩子,那应该怎么读这些书,我们请作家与家长、孩子一起来沟通,可以让家长和孩子更深地理解这个作品。”白冰还表示,“作家进校园”还可以让更多孩子能够直接得到作家面对面的指导,“无论从家庭这个角度,从学校这个角度,孩子通过活动,通过和作家交往,爱上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力就是他终身的学习能力”。
令人欣喜的是,“作家进校园”不再是出版社的“独唱”。南宁文学院(《红豆》杂志社)联合其他单位,于今年3月启动了“文学进校园”活动。活动包括“绿城蒲公英”文学大篷车作家讲座、“红豆作家开讲啦”两个系列,请来的均为本地名家名编。据了解,“绿城蒲公英”文学大篷车作家讲座目前共开展4次活动,首站走进衡阳路小学,由作家鲍学谦主讲《浅谈古诗词》;第二站走进埌西小学,由简圣宇主讲《爱上写作》;第三站走进卫国小学,由谢蓉主讲《写作的快乐和技巧》;第四站走进民族东小学,由谭延桐主讲《满分写作的秘密》。“红豆作家开讲啦”有两次活动均是走进滨湖路小学,每次均有两场文学讲座。可以说,本土力量也成为作家进校园的主角
主办方负责人丘晓兰介绍,“文学进校园”系列活动今后还将持续开进南宁市区的各小学,“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播撒阅读种子,传递正确的文学观念,激发学生对阅读、写作的兴趣”。
埋下文学种子 拉近孩子与文学的距离
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前苏联著名儿童文学家和教育家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曾说:“一本适时的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或者成为他的指路明星,确定他终身的理想。” 作家进校园,孩子零距离地与作家接触、交流,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插上一双阅读和想象的翅膀,引领孩子飞向文学殿堂。
高洪波在走进南宁逸夫小学时,遇到一个令他感动的事,“四年级的学生们齐声朗读了我的作品《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也是他们的课文。孩子们用他们的童声、他们的目光倾情演绎,我觉得他们理解我的这首诗。”于是,高洪波还向孩子们介绍了写作背景,以及创作这首诗的真实经历。“这些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不出来的。我相信通过这种互动,会给孩子留下的特别深刻的印象,也更能理解这一篇课文。”高洪波如是说。
虽然高洪波很少进校园,但他认为“作家进校园”这种形式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能拉近孩子与文学的距离。高洪波说:“也许一次进校园活动会让孩子产生对文学的尊敬并向往,或者成为他终身的追求;也许一堂课就给孩子埋下文学的种子,那么将来他可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里边是很重要的一翼,尤其是文学、艺术的素质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作用特别巨大。”
今年刚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曹文轩,多年来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讲学,也多次出现在南宁中小校园。曹文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感于当下的中小学生阅读生态非常不理想。这是一个图书丰富得泛滥,却有可能是阅读质量严重下降的时代,所以,目前更关键的问题是“读什么书”的问题。“孩子的阅读起步和指导非常重要,中小学的阅读应该是在校长、老师和有见识的家长的指导和监督下的阅读。”
南宁儿童文学作家王勇英也是“作家进校园”的积极参与者,除受邀到其他省区外,她已走进南宁20余所校园。王勇英表示:“作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是很好的机会,孩子也许在与作家的交流中会无意中得到某种启发。同时作家带去的文化、精神也在默默地引导着孩子们。同样,作家也是有收获的,我到学校去给孩子们讲故事,并用某一个故事点引导他们大胆展开想象,现场编讲童话时,有不少孩子的想象力如瞬间打开的花朵,很美,充满童趣,让我惊讶,同时也值得我去学习。” (来源:南宁日报 记者莫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