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滚动大图 -> 正文
2016年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圆满落幕
广西文明网  2016-09-24

《花山》作为献礼节目再现广西传奇色彩

东盟各国大联欢节目《友谊欢歌》

各国演员争相合影留念

越南艺术家用舞蹈表达对戏剧周、对南宁的留恋

  丝路扬帆,欢歌踏浪。9月22日晚,随着东盟各国艺术团乘船而至,2016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大联欢晚会正式在民歌湖广场热情上演。

  2016年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作为2016年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自9月17日开幕以来,汇聚了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等7个东盟国家以及北京、上海、云南、山西、香港等国内顶级的戏剧表演团体共同参与,涵盖了孔剧、水上木偶、皇家芭蕾、昆剧、粤剧5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滇剧、晋剧、潮剧、话剧、儿童剧等戏剧种类,为市民带来一场饕餮的戏剧盛宴。

  晚会以“戏海丝路·共绘大美”为主题,以“文化交流的盛典,海丝路交情的重温”为定位,中国与东盟各国艺术家同聚民歌湖,以世界非遗、本国古韵、本土风情演出共庆2016年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的圆满成功。

  东盟风情与戏曲精华完美结合

  22日晚的大联欢晚会由国家一级导演郝芸执导,分为丝路花雨、艺海扬帆、艺海珠光、华彩吉羽、海外知己等篇章进行。当东盟各国艺术团乘船抵达演出现场,由广西歌舞剧院带来的壮乡歌舞《壮丽锦簇》拉开晚会的序幕。太原晋剧艺术研究院把晋剧技巧《生旦净丑晋梆韵》搬上舞台,大展我国各大戏种的魅力和精髓。

  紧接着,以今年广西申遗成功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左江岩画之创编壮族舞蹈《花山》作为献礼节目,展示了壮乡古韵风情与广西的传奇色彩。

  随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教授吕锁森领衔主演的京剧折子戏《小商河》,越剧名家单行行带来的越剧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与东盟7个国家艺术团带来的东盟风情表演《浪漫风情夜》等节目交相辉映,展示了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民族特色和风情。整台晚会实现了东盟风情、戏曲精华与壮乡古韵的完美结合,现场高潮不断,观众热情不减。

  此外,主办方还在现场揭晓了中国-东盟优秀电影作品奖、中国-东盟粤曲大赛一等奖、中国-东盟优秀论文奖、中国-东盟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朱槿花·蓝色殿堂个人奖等奖项。

  东盟客人感慨“一生难忘”

  2016年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每一场戏剧展演都出现了场场爆满、座无虚席的热烈场面。世界非遗、壮乡古韵、东盟风情、名家名段、绝活比拼、文戏武戏轮番呈现,行云流水、精彩绝伦,让广大观众过足了戏曲之瘾。

  9月19日晚在南宁市民族艺术基地上演的《水上木偶精粹专场》,越南国家木偶剧院把这一世界级非遗项目带到南宁,整个表演都是在水上搭起的戏台上完成,操控水上木偶,隐身于后台的表演艺人,浸在一米深的水里,把各种农民耕种等生活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只见木偶在水上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让观众大开眼界。

  9月20日上演的南宁粤剧团青年艺术家黄俊成个人专场,同样让戏迷大呼过瘾。当晚的剧目皆为经过精心挑选的有代表性的折子戏精华片段,其中既有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被视为戏曲的鼻祖,近年由南宁粤剧团改编的粤剧《目连救母》;也有本土原创、反映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被贬横州岁月时心路历程的《海棠亭》;既有两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与梵剧)联姻的“爱情结晶”、有浓郁的印度风情的粤语梵剧《璎珞传》,还有保留了南派粤剧特色、古风古韵的《甘露寺》。来自马来西亚剧艺研究会的宾客当晚特地到现场欣赏黄俊成的表演,他告诉记者:“艺术是我们共通的语言,通过几天的交流,我欣赏到各国的文化精品,各国艺术家在南宁的欢聚让我一生难忘。”

  9月21日晚,上海昆剧团在南宁剧场上演典藏剧目《牡丹亭》,现场人气爆满。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掌声不断,精彩的演出令观众如痴如醉。用观众韦女士的话说:“这样的好剧在上海排着队都不一定能看上,在家门口竟然能看个痛快,真心要感谢戏剧周的精心安排。”

  此外,观看了9月20日晚柬埔寨皇家芭蕾舞团上演的《罗摩与罗什》后,市民张先生大为感叹:“世界文化是多元的,没有走出去根本无法了解外面文化的博大精深,皇家芭蕾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芭蕾舞,它的表演方式非常独特,舞姿典雅优美,又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姿势,通过她的动作你可以感觉到她的痛苦、喜悦、愤怒、疑惑等复杂感情。而且他们的民族服装非常漂亮,让我很享受,也很震撼。”

  互融互通的文化在这里蔓延

  2016年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还发挥文化桥梁纽带作用,举办了以“东盟各国戏剧的特点与发展”为议题的研讨会。东盟各国与中国各省等各有关单位、各大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们,积极探讨东盟各国戏剧历史发展及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和作用,并借此为中国与东盟戏剧的互动交流建立良好平台,互融互通的文化在这里蔓延。

  据了解,研讨会成立了“中国-东盟戏剧合作交流机制”,汲取不同国籍专家学者们前沿、权威、具有建设性的观点视角,结集出版往届戏剧周研讨学术论文,共上下两册,为戏剧研究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届戏剧周还出版了《东南亚戏剧概观》,这是我国在东南亚戏剧研究史上的一次突破,填补了我国在东南亚戏剧研究方面的空白。

  与研讨会同步进行的还有 “聚会邕城”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回顾图片展、“劳动人民的红线女”——文献图片展两大展览;戏剧周期间,还有来自中国及东盟各国上百部微电影和戏曲电影轮番上演,对戏曲的发展提供全新的促进和推动。(南宁晚报 记者 黄璐燕/文 宋延康/图)

  

  责任编辑:杨立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