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魅力广西 -> 正文
黄冕镇:绘出“五线谱”治理模式 奏响宜业宜居新乐章
人民网-广西频道  2022-07-08

黄冕镇美丽村庄建设。黄冕镇美丽村庄建设。

  近年来,鹿寨县黄冕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乡村治理各方面,创新工作思路,逐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出“五线谱”工作法,构建乡村治理新模式,奏响宜业宜居新乐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黄冕镇古赏河生态休闲旅游区。

  党建引领谱写基层“组织线”。黄冕镇始终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村镇治理效能,着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和壮大集体经济,强化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建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终端,开展常态化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三是不断织密责任网络,夯实乡村治理基础。建立镇、村、屯三级网格组织架构,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中”的网格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推动了乡村治理效果的提升。同时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快速反馈与联动处理机制,群众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网格员能解决的直接解决,解决不了的,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上报镇网格中心,分析研判后,由镇或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团队解决,有效破解村级末梢治理难题。

黄冕镇蚕农纷纷将刚采摘的鲜茧运往收购点销售。

  “一约四会”谱写“连心线”。黄冕镇健全“一约四会”村组管理制度,以“产业发展+村情民情+创新治理”模式,打造村务管理升级版,镇、村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作用。打造“乡贤+”文化品牌,广泛吸收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五老乡贤”,凭借“地熟、人熟、事熟”和深受乡亲信任的优势,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其在乡村善治等方面的强大作用。渐渐形成了“乡贤+文化传承”“乡贤+矛盾调解”“乡贤+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乡贤+”文化品牌,激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造福百姓的强大正能量。

黄冕镇石门村产业扶贫示范园标准大蚕房,应用省力化轨道喂养+“水帘空调”控温保湿技术。 

  抓特色产业谱写“致富线”。黄冕镇狠抓种桑养蚕文章,拓展桑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桑蚕产业结构,改良低产桑园,桑蚕品种改良面积达95%以上,全镇现有桑园面积5.4万亩。初步形成了“桑—蚕—茧—丝—绸”的产业链条,积极打造桑蚕产业文化,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桑蚕主题文娱活动和桑蚕文化节,推动桑蚕产业功能由“生产”向“生产、生活和文化融合”转变。引导桑蚕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创新“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标准化养蚕大棚1.3万平方米,打造石门蚕桑产业化联合体,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成立了以长生桑蚕饲养合作社为代表的5个大棚养蚕合作社,带动辐射区10660亩桑园发展,将产业链上利益相关的共同体参与到整个产业生产过程,龙头企业与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开展订单式合作,有效解决企业原料供应不足问题。同时,因地制宜整合县委组织部下拨资金和11个村民委村集体经济资金,投资163万元成立黄冕丝韵蚕丝被加工厂,通过农户种桑养蚕、厂家精深加工、门店展示售卖,实现“种、养、产、销”一体化发展,不断拓展桑蚕产业链、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小小桑蚕产业,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乡风文明谱写“和谐线”。黄冕镇通过移风易俗倡新风、文明实践聚民心等措施,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作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组织志愿者走村入户,围绕公益宣传、政策咨询、教育医疗、科普服务等方面落实为民惠民举措,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积极扶持民间文艺队,培养农村文化骨干、民间艺人,充分发挥民间文艺队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优秀民间文化。积极为优秀民间文艺队提供展示平台,择优选送优秀节目或优秀文艺队参加县级展演活动,全镇培育有文艺队伍26支。黄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获评柳州市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黄冕村、石门村获评柳州市文明村镇,黄冕镇社保中心获评柳州市文明单位,爱国村、改江村、山脚村获评鹿寨县第十四批文明村镇,梁秋凤家庭获评柳州市、鹿寨县第二届文明家庭。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中华秋沙鸭连续三年在黄冕栖息。

  抓环境整治谱写“宜居线”。黄冕镇以“1+9+N”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完成了山脚村山脚屯、幽兰村太平洲屯、六脉村新坡屯、下金田屯等村屯的“美丽村庄”建设,同时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持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拆除非卫生厕所24户,整改问题厕所7户,实现厕所排查全覆盖;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80户,进行财政奖补180户。完善“村收村运镇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全覆盖,村屯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把环境保护和修复放在优先位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洛清江河黄冕段的生态资源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来中华秋沙鸭长期在洛清江流域黄冕镇干流栖息。结合中华秋沙鸭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对栖息地河道沿线的森林资源加强管理,并聘请生态护林员轮流开展沿河两岸的工作,严禁人为破坏环境的发生,最大限度保持中华秋沙鸭栖息地的原有生态特征,中华秋沙鸭也由最初的7只增加到31只。(陈超贵)

 

责任编辑:杨立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