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正文
广西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梁治荣“复活”失传民族乐器的故事
柳州日报  2021-10-11

  穿越百年 古乐新声

  ——广西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梁治荣“复活”失传民族乐器的故事

梁治荣拉奏牛腿琴。覃珩 覃柳霞 摄

  仅依靠村寨老人的回忆与讲述来“复活”失传百年的民族乐器,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广西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梁治荣却做到了。他一方面深耕传统,复活古民族乐器,一方面创新形式,赋予民族音乐新的生命。

  近日,记者走进梁治荣的工作室,听他讲述失传民族乐器的“复活记”。

  传承 古民族乐器从尘封百年中醒来

  清脆的鸣叫声响起,眼前跃过一只飞翔的鸟儿,追逐微风又穿过竹林,带来淡淡花香和青草气……“这个乐器名叫仿鸟,是侗族的一种古乐器。”梁治荣松开手中的乐器介绍,仿鸟最开始用于狩猎,因可以模仿各种鸟的叫声吸引猎物而被广泛使用。之后村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仿鸟慢慢消失。

  走上抢救失传古民族乐器之路,父亲对梁治荣的影响至关重要。1967年,梁治荣出生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他的父亲是镇里有名的民间音乐人,在父亲影响下,他7岁开始学习吹芦笙、吹侗笛和弹侗族琵琶。

  “在学习中父亲告诉我,还有很多古老的民族乐器失传了,有些甚至失传了上百年。”梁治荣说,这让我感到十分震惊和惋惜,于是“复活”古民族乐器的想法便在心里生根发芽。

  民间乐器是村民智慧的结晶,但因缺乏系统管理,很多失传的乐器没有模型可循,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梁治荣只能根据村里老人的描述和回忆,对乐器进行还原、复刻和制作。

  梁治荣介绍,这个过程十分煎熬,没有图形和实物只能靠自己对乐器构造的想象和理解去复原,并且乐器尺寸、材料的不同都会影响乐器的声音。

  根据老人们的描述,梁治荣一点点将古民族乐器入脑入心,并且绘制了乐器的图形,根据图形又复刻出乐器的实物。仅角基琴,他就设计制作了10多把模型,才成功将其“复活”。

  自学了声学、力学和化学等学科的梁治荣,从2011年开始,花费了3年多时间,成功制作了仿鸟,以及失传200多年的角基琴和失传100多年的波喇等乐器。

  百年古乐器,又发新声。梁治荣开心得像个孩子,他说:“每个古民族乐器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能从中梳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发展的脉络,更好地传承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弘扬 民乐也要“活”在当代

  轻轻敲击,一套由竹子制成的竹响筒乐器发出了美妙的乐声,一时间整个会场观众都为之屏息,好一阵,观众才回过神来,赞叹其声音悦耳灵动。

  梁治荣花2年时间制作的竹响筒乐器在今年举办的全国科普日广西活动暨八桂科普大行动上进行展演。梁治荣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能让更多人了解民族乐器,民族音乐也才能‘活’在当下。”

  原来,古民族乐器虽然成功“复活”,但是由于材料、制作工艺等局限,在品质上难以和现代乐器相媲美,也并不适应现代表演及观赏的需要,因此梁治荣潜心研究,开始对古民族乐器进行改良,让乐器既保持“原生态”,又让民乐焕发新的光彩。

  改良先从外观开始。在梁治荣的工作室内可以看到许多古民族乐器都绘制了少数民族特有的图腾或色彩。其中,牛腿琴上增加了“牛蹄”,侗族琵琶上安装了“牛头”。“牛是侗族的文化象征之一,加上这些元素能引起观众的兴趣。”梁治荣介绍。

  记者通过比对发现,改良后的乐器和古民族乐器会存在着细小的区别,乐器增加一个孔,增加一根弦,扩大一点喇叭,改变一下造型,乐器的音域就变得更宽,音色也变得更好,而这些细小的改变,都凝聚着梁治荣无数的心血。

  “为改造牛腿琴,我把小提琴拆卸了,就是为了了解其发声的构造和琴箱的深度和长度。”梁治荣说,改良乐器是一项复杂而科学的系统性工程,可以借鉴西方乐器制作的成功经验,而为保持其乐器的“原生态”,制作乐器的材料要坚持就地取材。

  经过一次次不懈努力,梁治荣最终收获“甜蜜的果实”:龙潭公园民族艺术团表演使用的就是改良过的乐器;改良过的乐器曾漂洋过海到日本展出,让异国友人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他个人获得了“广西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

  梁治荣用对民乐的爱诠释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秘诀,那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它。(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覃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