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正文
天等县深化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纪实
左江日报  2021-10-09

  描绘椒乡乡村新画卷

  ——天等县深化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纪实

  合那高速沿线农房风貌改造工作进展顺利,截至9月底,共开工17个屯,开工率65.38%;开工改造农房515栋,开工率53.15%,完成农房改造152栋,完工率15.69%;

  基本整治型村庄创建成效良好,今年以来,天等县有近1000个村屯开展“三清三拆”环境卫生整治并申报基本整治型村庄验收,目前共有908个村庄达标,验收达标率占全县1256个村屯的72.3%……

  随着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的稳步推进,在椒乡天等,一个个升级版的美丽宜居新村跃然而出,呈现出新村新貌新气象。

  党委政府:组织保障落实到位

  “今年,天等县委、县政府主要围绕两大目标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合那高速沿线(天等段)风貌提升改造任务;二是加快推进全县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任务,加快村庄‘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力度,为2022年全域基本整治打下坚实基础。”天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赵堂杰说。

  天等县“两高”沿线风貌提升改造任务涉及福新镇6个行政村26个自然屯969栋农房。为确保组织保障落实到位,天等县成立“两高”沿线村庄风貌提升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上下联动,织密三级联动网络。今年6月,成立了由66人组成的工作专班,分成三个组,将6个行政村划分为三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县委常委任组长,深入村屯指导开展风貌改造工作。福新镇党委、政府则实行“一村一工作组”,由三家班子领导担任组长,带头驻守在风貌改造一线,并加强与县直各部门之间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进风貌提升改造工作。

  天等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陆永康介绍,天等县强化科学规划,多次组织有资质的设计公司专家到点对风貌提升改造涉及的6个村展开深入调研,设计出群众满意的改造方案,让群众直接感受到风貌提升改造后的效果。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天等县还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先后到田东县、田阳县,扶绥县、江州区等地考察学习,及时掌握兄弟县的经验做法和设计风格,并将其融入到天等县深化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工作中来。

  本籍干部:回乡“三清三拆”去

  “回乡参加‘三清三拆’了吗?”“走,回乡‘三清三拆’去。”7月份以来,这样的话语在崇左各级干部中广为流行。

  天等籍干部也不例外。

  “三清三拆”是推进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加快“三清三拆”工作,天等县组织召开天等籍干部回乡做好“三清三拆”助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号召县内干部职工返乡开展清拆活动。派驻风貌改造的三个工作专班均成立了流动党支部,以党员为骨干,带领干部、群众开展“三清三拆”活动。

  “县直各单位一把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联系本乡镇干部,主动认领责任片区,第一时间融入工作队伍,积极开展清拆活动。同时,还组织干部职工回原籍广泛宣传动员,让村民主动参与风貌改造。”天等县住建局局长黄树英说。

  天等县各乡(镇)干部主动联系在外的本乡(镇)籍干部,建立了乡(镇)级“返乡干部助力乡村风貌提升”微信群,大家通过微信平台加强信息互联互通,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天等县乡村振兴办副主任李晓军告诉记者,干部回乡做好“三清三拆”助力乡村风貌提升活动开展以来,仅7—8月份,天等籍干部回乡参与“三清三拆”活动近1200人次,其中参与村庄规划500多人次、开展风貌改造宣传800多人次、动员“三清三拆”620多人次、整理庭院布局550多人次、参与村屯管理近300人次、指导党支部建设160多人次、参与集体风貌改造行动370多人次、指导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140多人次。

  当地群众:“全民上阵”搞建设

  福新镇是天等县“两高”沿线风貌提升改造主战场,涉及6个行政村26个自然屯969栋农房。目前已拆除危旧房225栋,开工改造农房515栋,开工率53.15%,完成农房改造152栋,完工率15.69%。

  “全民上阵搞建设!”提及“两高”沿线风貌提升改造的做法,福新镇党委书记梁江涛的回答简洁有力。

  福新镇早部署、早动员,逐户摸排研究,找准问题想对策,实行“一户一册”。通过文艺下乡和“大榕树”家教活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开展“三清三拆”带来的好处。以召开村民大会的方式,充分发挥村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群众积极参与风貌改造工作。

  该镇以小罡屯、大罡屯、布堪屯为试点,积极发挥党支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模式;结合清拆及风貌改造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通过党员示范带头开展清拆,做通宗族中德高望重者和村屯致富能手等“关键少数”的思想工作等,形成突破口和工作合力,带动群众参与风貌改造。

  “我们镇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村庄建设有模有样。”梁江涛说,“成立村民理事会和乡贤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组建三支队伍,农村党员队伍起先锋带头作用,本土人才队伍发挥中坚作用,乡风民俗纠察队伍发挥监察纠察作用,强化村庄自治基础。”(来源:左江日报 记者:陈文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