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正文
隆林各族自治县推进移风易俗
广西日报  2021-11-18

  隆林各族自治县推进移风易俗

  新风正气树起来 群众负担降下来 

  曾经,一场丧事要杀数十头牛,活活把主家整穷;结婚彩礼十几万元,许多群众负担不起……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偏远,在部分地区,一些陈规陋习根深蒂固,如高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农村青年早婚早孕等问题由来已久,成为阻碍树立乡风文明的“大山”。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隆林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统一行动,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建设尚俭同心”为主题,以“婚事新办、喜事廉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为重点,举全县之力打响破除陈规陋习攻坚战,努力把群众人情消费负担降下来,把新风正气树起来。

  一条“牛腿债”还了20多年

  1991年,隆林德峨镇八科村一位极有名望的铁匠的老伴去世,他决定大办一场——让符合条件的亲戚都来杀牛。两个见过世面的儿子苦劝,希望能简办,老铁匠执意不肯。这场葬礼最终杀了24头牛,另有猪、羊若干,办得风风光光,但两个儿子却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在隆林的苗族聚居区,老人过世时亲生的儿女都要杀两三头牛来祭奠,以示孝敬,已经沿袭上千年。其中,儿子杀的牛叫“主牛”,女儿杀的牛叫“客牛”。在杀牛时,儿子负责持弓箭护卫交牛仪式,女婿负责牵牛绳交到逝者手中。“客牛”杀掉后,一半的肉用来招待客人,另一半过秤,主家按市场价给钱回礼,同时还要给“客牛”提供者“喝酒礼”,此习俗的初衷,是苗族群众表达“男女平等”的朴素观念。

  改革开放以后,群众生活逐渐富裕起来,这一习俗开始“歪”了,变味成攀比陋习,演变成女儿要拿牛来杀,而且杀多少头牛,成为儿女是否孝顺、葬礼是否风光的标志。导致杀的“客牛”越来越多,提供牛的不仅是亲生女儿,侄女、孙女都得参与;“喝酒礼”也越来越高,甚至达到每人1800元。

  老铁匠的小儿子敖德金说,母亲葬礼时每头牛要回礼2500元,两兄弟实在负担不起。负担不起的,不仅是敖德金兄弟,一种“背牛腿”的做法产生了,主家部分亲友前来帮负担,拿走一条牛腿,并负责这头牛的回礼。帮忙的亲友家有丧事时,主家也要去“背牛腿”,当地称之为“牛腿债”。

  “杀牛就是两头亏,主家负担特别重。”敖德金说,“我母亲的葬礼当时花了10多万元,相当于今天的上百万元了。”两兄弟的“牛腿债”直到前几年的才还清,持续了20余年。大量宰杀牲畜还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群众苦陈规陋习久矣。一场丧事少则杀三四头牛,多则十几头,有的群众不仅积蓄没了,甚至还负债累累;婚嫁彩礼少则五六万元,多的十几万元等,让人“娶不起”。

  做好“减法”推动移风易俗

  “重殓厚葬大操大办、杀牲口扩大化、占道办理白事、治丧时间长且殡乐队过多过久、早婚早育、彩礼过高”,隆林清理出6条移风易俗负面清单。“不良风气的蔓延,成了乡村振兴、树立乡风文明的绊脚石。”县委书记莫庸说,“如果让这些陋习放任自流,将给群众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今年,该县启动移风易俗统一行动,号召全县上下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传承“良俗”,移除“歪风”。

  隆林曾开展了多次移风易俗行动,虽有成效,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总结经验后,该县提出,这次要做好“减法”。“一头牛不杀,群众肯定接受不了,彩礼不要也不现实。”县委宣传部部长施斌说,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工程,拖不起,也急不来,只有不断做好“减法”,引导群众少杀、少要,一步步来才能让群众接受。

  该县督促指导各村修订《村规民约》,把村民办理红白事的标准、流程及奖惩规定纳入村规民约,使之从群众的“选择性遵守”变为“强制性约束”。并对丧事宰杀牲畜的头数,婚嫁彩礼的数量等提出指导性标准。全县发放移风易俗倡导书5.5万余份。

  在八科村的村务公开栏里,张贴的村规民约规定,丧事殡期原则上不超过3天、宰杀牲畜不得超过5头、彩礼不得超过6万元等。该村党支部书记敖德红说,这些数目是村民们集体商议后确定的,比县里提的标准还要低。

  该县把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行移风易俗党政同责,落实“三级书记”抓移风易俗工作职责。组织全县干部职工签订移风易俗责任书,带头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列出正面清单,引导群众改变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行为,倡树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勤劳节俭之风。

  树立文明新风减轻群众负担

  丧事简办不减孝。9月15日,德峨镇弄杂村老人杨婆过世,成为隆林推动白事简办“破冰”的开始。

  老人高龄高寿,在世时为人处世好,家里亲戚多。儿女们一算,最少有20多人要来杀牛。村两委将情况汇报给镇里,镇党委书记和镇长赶往丧主家中,把移风易俗精神解读给家属,动员简办。经过一番思想动员工作,杨婆的子女商量后同意了,最终杀了3头牛。

  “其实绝大部分人都不想大办,但又不好起这个头,现在有人带头就好办了。”八科村大石板屯村民杨春诚说。9月29日,他87岁的母亲去世,家里大堂兄主张大办,计划杀牛15头以上,预算花费18万—20万元。杨春诚坚决主张简办,并做通了家人工作,最终杀了2头牛、3头猪。他说,少杀了就把菜做得好吃一点,最后一点不浪费,既顾了人情面子,又减轻负担。

  结婚从简爱不减。日前,桠杈镇忠义村村民陈光友的女儿准备出嫁,当地之前都要6万—8万元的彩礼,但陈光友决定只收2.68万元,图个吉利数字。他说:“县里提倡婚事从简,我们要跟着政策走。”

  得到消息,正为彩礼发愁的女婿一家喜出望外。婚礼当天,原定的40桌酒席减少至20桌。两家人聊得很开心,陈光友又把1万元的彩礼返还给女婿。陈光友的女儿说:“虽然没有大操大办,但是我依然很开心。省下的钱拿去做点小生意,过好日子就行。”

  一把移风易俗“金钥匙”,打开乡风文明、百姓减负“两把锁”。今年9月至11月12日,隆林劝导白事84起,减少杀牛249头、猪116头;劝导高价彩礼19起,少收彩礼76万元;清理白事占道16起。

  隆林文明办负责人表示,该县下一步将推行移风易俗“积分制”,完善移风易俗“网格化”,健全移风易俗“长效制”,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来源:广西日报 记者:韦鹏雁 通讯员:曹良飙 黄仁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