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正文
南宁:将文明实践阵地延伸到群众身边
广西日报  2022-11-23

  原标题:

  南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形成覆盖到乡村的服务矩阵 

  将文明实践阵地延伸到群众身边

  11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南宁建制博物馆门前广场的南宁市三街两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这里不仅标识十分醒目,而且站内设置精神文明一体机、便民服务、新时代书吧等功能区,为群众提供热水、常用药品以及信息咨询、失物招领等服务。

  “小站点大便利。群众有什么不便,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来这里求助。”在站点提供志愿服务的李女士介绍,几乎每个周末,三街两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都会开展南宁市志愿服务品牌宣传展示交流活动。前不久,在这里举办的一场针对关爱地贫儿童的志愿服务备受关注。

  据了解,为进一步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发挥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窗口”效应,整合带动现有的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方便群众就近参与志愿服务、获得志愿服务,今年,南宁市文明办在南宁建制博物馆门前广场建设了三街两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小站点”,映射着这座城市的“大文明”。“今年以来,我们探索利用在政务服务中心、火车站、机场等窗口单位,以及景区景点、文化场馆、地标性建筑物等公共空间建设文明实践阵地,充分利用志愿者驿站、景区游客中心、公共绿地便民驿站、社区文体活动阵地等建成了文化场馆文明实践阵地9个、景区文明实践阵地13个、便民驿站文明实践点文明实践驿站22个。”南宁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980个,形成覆盖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的服务矩阵。

  不仅如此,南宁市还统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农家书屋、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村民议事堂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建立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阵地和“实践站点”,将分布在全市各部门的各类文化服务阵地纳入文明实践矩阵,有效拓宽了文明实践覆盖面,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设在隆安县震东集中安置区的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设“致富先锋讲堂”、开办“好日子讲堂”、震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开展“小梁送工”志愿行动等,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我们通过文明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传播惠民科普知识,让群众切实体会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来的新变化和新生活。”震东社区党委副书记梁佳介绍,县里还成立金福火龙果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基地,积极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隆安乡村小康直通车”直播栏目。

  今年以来,南宁市按照“四个统一”(统一规格、名称、标识、配置)的要求,落实“有场地、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建设标准,南宁市编制5类文明实践阵地(中心、所、站、窗口单位、景点景区等)软、硬件建设基本标准,实现分类式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县(市、区)建成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占应建数100%;乡(镇)建成10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占应建数100%;街道建成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占应建数100%;村建成137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占应建数100%;社区建成4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占应建数100%。

  市文明办还联合民政部门印发《关于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通知》,在全市77个社区社工站和200多个社工站点设立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由政府购买服务,让文明实践活动“有钱办事”,将志愿服务延伸至社会的“神经末梢”。

  “我们将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内容融入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使中心、所、站成为基层治理的依托。”南宁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正在探索完善“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贯通,中心、所、站密切联系的工作格局。(乔晓莹 罗贤)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