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宣传思想 -> 正文
努力实现城市发展动态平衡
人民日报  2018-03-01

  我国正在推进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进展。2017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城镇化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工作生活在城市,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新型城市建设”。建设新型城市,必须深入研究城市运行规律。城市是各类资源要素的集中地,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地,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换言之,城市是由多种元素、多种功能联结耦合成的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这些元素和功能在运动中有机结合与协调平衡,是城市有序运转和高效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加快新型城市建设,关键是把握城市运行规律,实现城市发展动态平衡。

  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动态平衡

  新型城市应当是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的有机结合体。城市是生产的基地,资本、劳动力、科技等要素在城市集中与组合,形成各式各样的生产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社会供给。城市是生活的乐土,以日新月异的多样化产品和日益丰富的专业化服务,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城市还是生态的载体,理想状态应当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特别重视城市的生产功能,也比较重视城市的生活功能,但对城市的生态功能有所忽视。进入新时代,建设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新型城市,需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布局,实现三者动态平衡。

  努力实现各种功能布局的动态平衡。在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基础上,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纽带。从整体规划到具体设计,都应体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全方位、多层面融合,努力实现各种功能布局动态平衡。

  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推动实现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动态平衡的重要理念。应把绿色发展融入城市生产空间,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提升绿色经济在城市经济体系中的比重,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绿色化;融入城市生活空间,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城市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托现有山水脉络开展城市建设,努力打造特色山城、水城,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促进各类产业发展动态平衡

  城市和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新型城市应当是产业发展高地和创新区域。城市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以产兴城,依托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在不断壮大产业的基础上集聚人口、形成城市;另一种是以城聚产,依托城市集聚人口,继而推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产业都是城市的支撑。建设新型城市,要努力实现城市各类产业发展的动态平衡。

  城市各类产业发展的动态平衡,本质上是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关键是两个方面:产业发展能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需要,产业发展能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城市产业发展适应城市需求变化、紧跟科技创新步伐、遵循自身演进规律,不断实现新老产业接续和新旧动能转换。

  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促进城市各类产业发展动态平衡,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国情:一是我国城市发展往往不是单个城市的单打独斗,大都是一个较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和若干中小城市、小城镇组成城市群,形成共同发展格局。因此,城市群内各城市应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形成城市间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状态。各个城市不需要面面俱到地发展所有产业,而应将自身的产业发展放到城市群内统筹考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合理分工。二是我国的城市往往包含或大或小的乡村区域。因此,城市的产业布局还应考虑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并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城乡品质提升互促共进。

  促进各类人群构成动态平衡

  新型城市是各类人群高度协作的区域。城市要实现有效运转,必须具备多样化功能。人是这些多样化功能的最终需求者,也是这些多样化功能的实际创造者。换言之,城市多样化功能的实现需要不同人群担当不同角色,形成适度的人群规模和合理的职业结构。只有实现各类人群合理分工、相互支撑的动态平衡,才能形成生机勃勃的城市图景,促进城市有序运转和不断发展。促进各类人群构成的动态平衡,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

  形成广纳各类人才的开放包容型系统。城市应基于发展需要和运行平衡,以开放的原则和包容的胸怀,广泛吸纳各类人才。统筹推进户籍制度等改革,结合城乡融合发展,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当前,我国农村还有不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既是发展“三农”的需要,也是建设新型城市的需要。应积极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解决在城市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与此同时,着眼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职业结构均衡,鼓励有条件的大城市针对急需人才放开落户限制,优化城市创业条件、创新氛围和发展环境。

  对城市流动人口进行合理调控。城市的空间尺度、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需要考虑城市人口的适度规模和合理布局问题,否则城市就难以正常运转。因此,要从结构、规模和流动节奏上对流动人口进行合理调控。同时,应考虑到城市功能的变化和承载力的限制,把集聚与疏解有机结合起来,以避免出现“城市病”。值得重视的是,城市流动人口调控要统筹兼顾、提前谋划、注重方式、制定预案,使调控在保障人口结构动态平衡的前提下有序有效进行。

  持续提高市民素质。良好的市民素质既从根本上体现着城市品质,又是实现城市动态平衡和有序运转的坚实基础。应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这既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又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提升市民素质,可以集聚促进城市发展的正能量,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动态平衡

  新型城市应当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深度融合体。物质文明是城市运行和发展的基础,要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不断提升城市物质文明水平。树立长远眼光,基于百年大计甚至千年大计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各类城市基础设施;把现代科技成果和建筑艺术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城市建设,努力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绿色城市。应当注意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量力而行”是指控制规模和速度,绝不是降低标准与质量。低水平的粗放式建设不仅会导致“拆—建—拆”的恶性循环,而且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在加强城市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城市不能只有物质文明,还应有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向上向善的思想觉悟、团结友爱的道德风尚等都是精神文明的突出表现。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应当是具有高水平精神文明的城市,一个散发魅力的城市必然是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城市。精神文明烘托城市气质、彰显城市精神,带动城市产业发展、激活经济潜能,从而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促进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动态平衡,需要综合设计、统筹推进、有机融合,特别是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努力打造城市独特的精神品格。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形成独特的城市精神品格,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树立形象。打造城市独特的精神品格,还有助于解决“千城一面”问题,使每一个新型城市都成为“这一个”,而不是“又一个”。二是努力把区域文化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城市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自然文化特征与建筑设施的完美融合。三是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城市文化基因。四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强化市民的城市荣誉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

  需要强调的是,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吸纳现代文明;既要树立具有特色的正确价值导向,又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既要努力提高市民的文化道德素质,又要不断提升管理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并坚持管理者率先示范。

  促进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动态平衡

  良好的城市治理保障城市快速发展和高效运行,城市发展又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建设新型城市,要实现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相互促进、动态平衡。

  促进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动态平衡,关键在于创新思维、优化方式,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优化调整城市治理思路。树立以市民为中心、为市民服务的思想,将“为城市管理市民”转变为“为市民管理城市”,以维护和发展广大市民的共同利益为指向,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紧扣治理“城市病”,形成正确的治理思路,选择科学的治理方式,彻底改变粗放的治理模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二是建立良好的城市治理机制。深化城市治理体制改革,科学确定管理范围、权力清单、责任主体和监督机制,切实解决治理缺位和治理越位问题。完善城市法规体系,依法规划、建设、治理城市,坚持先立后破、边立边破,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理,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三是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城市治理有机融合,促进城市各部门、各行业、各街区功能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和有效性。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