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宣传思想 -> 正文
筑牢战“疫”的钢铁长城
广西日报  2020-02-20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心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为民情怀。在疫情面前,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行动起来、战斗起来,筑牢战“疫”的钢铁长城,我们才能战胜疫情这个魔鬼。

  筑牢战“疫”的钢铁长城,需要坚如磐石、战斗到底的必胜信念。困境绝地、危难关头,更需要信念坚守,需要信心支撑。抗疫越艰难,越需要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来自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来自共克时艰的凌云斗志。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一时间,一支又一支医疗队驰援武汉,一批又一批急需物资运向湖北,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100多支医疗队、1万余名医疗队员,战斗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火神山医院10天竣工交付;3天开建13所方舱医院,提供约1.2万张床位……这就是中国速度,这就是中国效率。可见,坚定信心,不是个人主观的人为臆想,而是集体社会的现实映照。毋庸置疑,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全力以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支撑,我们一定能沉着应对疫情、从容战胜困难。

  筑牢战“疫”的钢铁长城,需要实事求是、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很多时候就是多一分冷静与思考,少一分偏激与盲从。从非典期间抢购板蓝根,到福岛核辐射事件抢购碘盐,再到如今疫情抢购双黄连,类似事件的发生,折射出的正是科学精神缺失的现实困境。疫情面前,需要引导公众尊崇科学、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纾解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心理,让人们既不被情绪点燃,也不用愤怒发声。此外,科学是战胜疫病的决定性力量。疫情的发生、发展和防控有其规律,疫情的研究、诊治和应对也是一个科学问题。必须集中精兵强将,对病例诊断、患者治疗等深入研究,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提高医疗救治效果。对疫情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及时进行科学研判,为更有针对性地防控疫情提供专业支撑。

  筑牢战“疫”的钢铁长城,需要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民族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艰难战“疫”之中,我们看到,钟南山院士高铁上的困倦、张定宇院长疲惫下的身影、李兰娟院士面容憔悴时的样子……还有那些用自己方式扛起战“疫”责任的芸芸众生。他们之中,有义务接送医护人员和患者出行的社区司机,有封城后依然向疫区运送物资的运输车队,有坚持开门营业的日用品超市工作人员,更有成千上万的“无声”志愿者,他们的身影在火车站、在建筑现场、在基层社区……是他们,让我们读懂了“最美逆行”的内涵与深意。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这些人是我们的英雄,是值得我们歌颂的勇士。

  筑牢战“疫”的钢铁长城,需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疫情面前,人人都是防线。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的全民战争。战“疫”时刻、紧要关头,迫切需要凝聚同舟共济的团结力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时候,既有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的人,也有捧出爱心、慷慨援手的人,还有养精蓄锐、配合防控的人……从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到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从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强化攻关,到基层群防群治构筑防线,从各行各业职工履职尽责,到社会各方纷纷捐款捐物……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了抗击疫情的磅礴伟力。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积合力以致胜、汇众智而成功。

  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是源远流长,其经由灾难碰撞而迸发的民族智慧就越是无比强大。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我们坚信,饱尝艰难而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作者:徐拥军 熊文景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杨立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