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广西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实践家风家训 -> 正文
讲述柳州市三个特别的医师家庭的故事
柳州晚报  2021-08-19

  接力从医 用爱护佑健康

  ——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讲述柳州市三个特别的医师家庭的故事

卢瑶和卢正祜的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周涛(后排右一)一家人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工作中的梁柯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自2018年起,每年8月19日,医师们有了以自己职业命名的节日——中国医师节。在今年的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记者探访柳州市三个特别的医师家庭,记录在时代变革和发展变迁中代代传承的医者仁心。

  “三代医者”接力 护佑患者康宁

  “我的爷爷卢正祜曾是市工人医院的院长,姑妈卢曙华退休前是这家医院的儿科医生,我也在医院的内分泌科工作了6年。”8月17日,市工人医院医务部医疗质量管理科负责人卢瑶向记者讲述了“三代医者”家庭的故事。

  1953年的冬天,曾任抗美援朝志愿医疗卫生工作队中南第四医疗队副队长的卢正祜调来市工人医院任内科主任,当时的他已经从医十余载。尽管在抗战时期社会动荡、工作调动频繁,但他从没有放弃医疗职业。抗美援朝时期,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中南地区志愿医疗队。完成救死扶伤、转运伤员的任务后,他又在龙城大地上续写医疗事业,一干就是34年。

  谈起自己的医师爷爷,有几件事让卢瑶记忆犹新。“和爷爷一起吃饭时,但凡听到楼下有人喊‘卢医师,有急诊’,他就会马上丢下碗筷跑回医院。从那时起,我就觉得医生是个高尚的职业。”卢瑶回忆,爷爷对医生这份工作的热爱贯穿一生。“爷爷退休后最常跑两个地方,市图书馆和市工人医院。哪怕已经80多岁了,他依然坚持每天阅读医学类书籍,为病患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卢正祜的这份热爱也感染了家人。卢瑶说:“姑妈受到爷爷的影响成了一名儿科医生,加班加点是她的工作常态。姑父家庭条件优渥,不少人建议她找一份轻松的工作或者干脆在家当全职太太,但她始终坚持在儿科医生的岗位上一直干到退休。”卢瑶还回忆道,2008年爷爷去世时,很多曾经的患者特地赶来吊唁,这更让卢瑶对“医生”这两个字肃然起敬。

  2005年至2011年,卢瑶追随爷爷和姑妈的步伐,成了市工人医院的内分泌科的主治医师,将医者仁心继续传承。如今卢瑶虽然离开了临床一线到了医务部工作,但她表示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家四口都从医 代代相传“医者心”

  在市柳铁中心医院(以下简称“铁医”)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医生家庭”。今年84岁的周梦祥和81岁的陈瑞球夫妇俩都是从该院退休的老“铁医”,他们的儿子周涛、儿媳阮玉瑛则分别担任该院急诊科与护理部的副主任,沿着老一辈人的步伐继续服务病患,续写着与铁医奇妙的缘分。

  周涛说,今年刚上初三的女儿也曾向他透露:今后想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样,做个救死扶伤的医者。“女儿有这个想法也很正常,因为我自己就是在浓厚医者氛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也是父母领我走上了从医这条路。”周涛说,当年父母选择从医,不仅是因为医者这一职业受人尊敬,最重要的是能够救死扶伤。小时候看到患者康复后对担任骨科医生和妇产科护士的父母不停说着感谢,周涛对医者这一职业愈发崇拜。

  在周涛的印象里,父亲从不拒绝病患的求助。“我永远不会忘记幼时的那个深夜,父亲‘咔咔’几声进行正骨,原本哭闹、无法动弹的小孩子不哭了,问题解决了!那时候我觉得爸爸太厉害了,医学太神奇了。”周涛回忆道。后来周涛选择从医并留在了急诊,他表示,救死扶伤是父辈传承的从医初心,只要病患需要,无论急诊电话在何时响起,他都会第一时间奔赴医院。

  和父母一样,周涛与妻子也是在铁医相识相爱的。在日常工作中,两人都比较忙,但好在能够相互理解。两人还常在一起探讨医学方面的知识,相互学习进步。

  “女儿班上有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她拿了班里的急救箱,给那名受伤的同学进行简单包扎,像个小卫生员一样。”周涛欣慰地说,如今父母一辈的“医者心”不仅传承到他和爱人这一代,也早已形成了一种好家风。他希望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接过这份神圣的职责,让“医者心”代代相传。

  叮嘱声声入耳 信仰代代入心

  “当医生要细心、耐心,多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这句话是梁柯静当上医生后,母亲廖建华时常在她耳边叮咛的。从医十余年,她一直牢记母亲的叮嘱,用最严谨的态度做一名有温度的医者。

  从小,梁柯静就在浓厚的医学氛围下长大,外公廖家丞曾是一名军医,母亲退休前是河池市人民医院的内科医生。“我小时候的玩具是听诊器、注射器等等,学着妈妈的模样给洋娃娃看病。”她说,她的童年时光大多在医院度过,印象中,母亲总是十分忙碌。

  由于外公去世得早,关于他的从医故事,梁柯静大多是听妈妈说的。当年,家中老人突发疾病导致心脏骤停,如果抢救及时还有一线生机。打那一刻起,外公就决定学医,立志治病救人。后来,外公如愿成为医生,用自身所学救治了一个又一个病人。

  廖建华告诉梁柯静,她学医时肯吃苦的劲就是受其父亲影响。从广西医科大学毕业后,廖建华做了一名乡村医生,后来又到河池市人民医院当一名内科医生。对廖建华来说,她最珍贵的一份礼物,是其父亲留给她的一本手抄笔记本,里面记载着很多珍贵的医学资料。

  外公的医者初心、母亲的医者匠心潜移默化中鞭策着梁柯静。她大学毕业后,接过了外公和母亲的接力棒。2009年,她来到市妇幼保健院,成为一名儿内科医生,后又担任科室呼吸专科副主任。或许是一种缘分,她的丈夫也是一名医者。

  “我现在面对的患者是孩子,门诊量大的时候特别忙,但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忙而不乱,不能有丝毫松懈。”梁柯静说,就像其母亲叮嘱的那样,只有站在患者的角度将心比心,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正是因为梁柯静的医者仁心,她也赢得了越来越多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信任。(来源:柳州晚报 全媒体记者:宋美玲 吴祉婧 范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