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同胞在闲时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坪水古村坐落在青山之间。图片由资源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桂林市资源县河口瑶族乡坪水村坐落于湘桂边境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西南部,村落周围多为生态林地和基本农田用地,植被覆盖率较高。一直以来,这里的瑶族同胞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古村落里的木质结构房屋依山而建,远远望去,诗画意味十足。
“现在村里方便多了,路修好了,装了路灯,在家也能挣到钱,日子越来越好。”村民曹玉珍乐呵呵地说。
整洁的村道、精致的房屋、宽阔的广场、漂亮的绿化,瑶族聚居的古村旧貌换新颜,焕发出蓬勃生机。
9月,天气仍旧炎热。在坪水村内行走,感觉不到一丝的暑意。只见村子周边自然生长着一片楠木林,最大的一株高75米,冠幅遮阴面积达0.8亩。走在村里干净、静谧的道路上,听着溪流潺潺声和不急不缓的鸟叫声,心情也变得格外宁静。
“我们村东面的桥木界海拔有1241米,石湾界海拔1250米。村子南面的猴背画眉坳海拔有1241米。我们村里人几百年都居住在700米左右的山上,全村有37座房子,42户人家,有32座住房集中连片修建在院子里。”在村子里干活的老人告诉记者,过去,村子里的瑶族先人习惯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在山上有这样的条件,其次也是为了躲避战乱。
“这里是大山深处,以前我们日子过得苦,去地里做事回来到处都沾有泥巴。现在村里把路都修好了,大家的房子也重新打造了,有空还能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坪水屯的村民李祝英说到生活发生的变化,开心不已。
现在来到葱坪村坪水屯,映入眼帘的是依山而建的木瓦房错落有致地密布在半山腰上,马路干净平坦、路灯温暖明亮,人居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如今,村里还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篮球场、戏台等文体场所,阅读活动、志愿活动等各类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村村响广播也实现了全覆盖。
经过一系列的保护、建设和开发,这个藏在深山的古村,已经迎来了彻底变化。
现在,河口瑶族乡统筹资金投入,实施道路拓宽及栏杆建设,安装太阳能景观灯,修建民宿、公厕,新建游客步道、骑行步道、长征故道等旅游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了旅游服务功能。将“坪底—河口组(集镇)”串成精品路线,将寻江两岸打造成“红色河谷”精品板块,连通乡村振兴示范点坪水寨,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带、乡村振兴示范带,红色文化开发示范带。同时,依托古村落优势,积极开展特色庭院打造、旧物改造扮美、特色篱笆栅栏搭建、“花样葱坪”等活动,实现“一屯一景”“一户一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瑶家人引以为豪的还有他们的“茶文化”。
记者品尝后发现,坪水村的油茶和别处的不同,不仅有一股浓郁的胡椒味道,而且还会放入大量的炒玉米和红薯粉。村民告诉记者,在坪水村,油茶既是茶,也是早饭,村里人如果不喝油茶就会觉得一天都没有精神。
在潘序宣的木楼中,他亲自向记者演示起来。他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告诉记者:“三响”即在茶钵里锤砸茶叶,然后倒进热烘烘的铁锅时用汤勺要烙得嗤嗤响,才能冲入热水。此外,茶汤开后滤出茶泥,冲入捣碎了的生姜、葱头蒜脑等佐料的茶钵中,再倒回下了猪油的滚烫的铁锅里,随着“噗”的一声脆响,汤马上“咕噜噜”地在锅里沸腾翻滚,这一步是“回锅”。第三响就是勺子舀着汤倒入盛放油茶料的碗里,滚烫的汤淋在酥脆的茶料上,也要发出“嗤嗤”的脆响。一台油茶经过如此周而复始的四轮,才可以上桌。
“一碗苦、二碗涩、三碗四碗最好呷(吃)……”这是河口瑶族乡妇孺皆知的习俗,如今这个“四碗油茶”习俗已成为当地巧化矛盾纠纷“新引擎”,入选自治区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先进典型。“以喝第一碗油茶开始慢慢拉家常式聊天,然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并进行政策解读、渗透说理,反复锤打糅合调解,把乡里乡亲和谐的氛围拓展延伸,运用换位思考、心理疏导、法律教育等方法,引导当事人在喝油茶过程中共同回忆往日情谊,做到冰释前嫌。”该乡党委委员、副乡长邹定琼如是说。
“乡里乡亲矛盾闹久了会变仇人,如今有了‘四碗油茶’调解法,调解现场气氛和谐多了,调处后大家的心结也容易解开。”该乡猴背村的刘海燕对调解组能在一个月内调处化解他与邻居的纠纷非常认同。
“我们喝的不只是油茶,更是群众的信任。”据该乡党委书记李清燃介绍,在“四碗油茶”工作法的推动下,一大批基层矛盾纠纷得到了解决。2021年换届以来,该乡依托“四碗油茶”工作法巧解山林纠纷149起,“四碗油茶”工作法已成为该乡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基层治理的“制胜法宝”。(记者刘健 通讯员舒文艺 莫京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