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身边好人 -> 正文
姜晚英:“双语”宣讲培育民族团结之花
贺州日报  2024-04-15

  “双语”宣讲培育民族团结之花

  ——记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近日,在贺州市平桂区明梅村村委,村民们聚在村委广场,聚精会神聆听着广播里播放的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的瑶语版宣讲。明梅村党员冯木林说:“这个瑶语宣讲内容是我们村的姜晚英用土言土语录制的,大伙都愿意听,也听得懂、记得住,很好。”

  明梅村位于平桂区大桂山脉深处,为瑶族聚居村,许多老人还不会说汉语,为了让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能更好地在平桂开花结果,姜晚英结合平桂经济社会发展、当下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景等方面,用瑶汉双语进行宣讲,让聆听的群众受益匪浅。

  “进行双语宣讲,是我成为自治区党代表后进行的一次尝试,当时我经常深入瑶寨进行宣讲,用的就是我们本地的瑶语。作为平桂区委宣讲团成员,承担着面向党员干部群众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重大任务,我会继续发扬瑶语宣讲优势,让党的创新理论更走近群众、深入人心。”姜晚英说。

  姜晚英是平桂区民族学校副校长,任教多年,她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将民族团结进步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在学校组建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团队,深入瑶寨、深入兄弟学校宣讲,带着瑶族同胞用山歌唱响党的好声音。2021年,她的团队给平桂区脱贫攻坚纪录片《瑶乡巨变》配音,获得了自治区党员教育“八桂先锋”优秀作品少数民族语言特色教材类一等奖。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民族学校里的学生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平桂区鹅塘镇和沙田镇的6个瑶族聚居村。如何让这些“土瑶”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传承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姜晚英给出了答案。她带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团队将瑶歌、瑶绣、长鼓舞等传统文化引进课堂,丰富了瑶娃的校园生活。她还牵头创办民族手工艺文化传承特色实验室,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馆、民族团结进步同心教育基地等,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设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在她的精心教学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文化传承的队伍中,孩子们带着民族的根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瑶族学生凤诗琴告诉姜晚英,过去她从不敢穿着瑶族服装来上课,怕被人笑话,在学校开设的民族特色课堂上,老师向大家仔细讲解了瑶绣的起源和文化,让她认识到瑶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以后不管去什么地方,我都可以大大方方地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凤诗琴说。

  学生的改变让姜晚英越干越有劲。“民族学校是这个美好时代的美好见证者,我要为后人留下办学经验。”姜晚英说。于是她带领教师团队,在日常教学中,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土瑶文化在学校教育的传承实践与研究”为重点,进行了多个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先后获得了贺州市、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等次、二等等次。

  任教30多年来,姜晚英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先后获得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广西勤廉先进个人、八桂楷模、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多项荣誉。“我将一如既往遵循初心、立足本质,为瑶族文化传承和瑶乡教育发声,一起为瑶乡的未来作出自己的努力。”姜晚英说。(姚启雯)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