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团结花”结出“幸福果”
河池获评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近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印发《关于命名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命名248个地区和单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其中,河池市获评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南丹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获评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河池境内有47个民族,其中壮、汉、瑶、苗、仫佬、毛南、侗、水等8个民族是世居民族,是全国最典型的民族聚居区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手足相亲,团结和睦,是各族群众恪守传承的民族情缘;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是各族人民齐心高奏的团结乐章。
近年来,河池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打造了一批创建示范亮点,形成了一套创建工作体系,走出了一条特色创建之路。
党建聚合力 共绘同心圆
河池市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将党的领导贯穿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全过程。在强化政治引领方面,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落实”的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在全市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级联动的工作体系,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该市成立以市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积极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把创建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政治考察、党建工作成效考核、市委巡察、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实现创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互融互促,共同促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文化润团结 “三交”强和谐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脉。河池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文化浸润民族团结,以交流增进民族团结。
2023年2月18日至21日,东兰县红水河沿岸金谷、长乐、巴畴等乡镇分别举办了“蚂虫另 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名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2023年4月17日,第二十一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在天峨县举办。
环江毛南族分龙节、罗城仫佬族依饭节、南丹敬牛节……河池市依托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同时,充分利用河池革命纪念馆、韦拔群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推进传承红色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同频共振。该市高度重视中华文化传承,持续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成功申遗了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位列全区首位。在文学领域,河池籍作家东西的长篇小说《回响》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实现广西“茅奖”零的突破;李约热、潘红日、莫景春等3位作家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河池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民族地区,不仅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共生,对外来群众也展现了高度的包容性。
“在这里养生非常快乐,我们五湖四海的‘候鸟人’走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从山东省来到巴马旅居的范荣,一住就是7年。巴马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每年引得10多万名“候鸟人”在这康养旅居。该市依托康寿、民族、红色等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促进各民族“三交”。
2022年以来,全市举办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旅游活动共33场次,每年到河池旅游的人数近4000万人次,每一位游客到河池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近两年来,该市共组织近9万名各族青少年学生开展跨学校、跨区域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活动150多场次,并大力推进“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促进粤桂同心、山海共情。
发展促进步 进步促团结
宽敞的水泥公路修到家门口,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美丽村庄像花园,河池人民幸福生活如蜜甜。
河池市始终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现代化的步伐。2020年,全市76.5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1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了困扰民族地区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同时,加快先行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跨越发展新路子,在广西率先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
曾经,山高路远、交通闭塞是河池的代言词。但在2022年,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河池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的目标。2023年8月31日,广西首条时速350公里的贵南高铁贯穿河池,带领河池步入“高铁时代”,民族团结“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高铁开通了,我真的特别高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的刘寿兰,因为交通和时间等各种原因,已5年未能与在贵州都匀的哥哥团聚,如今,高铁站离家只有15公里的距离,她可以随时与哥哥团聚。
“创”出新路子 开辟新天地
从贫困山区到安置区,从老旧房屋到崭新楼宇……南丹县多方筹措资金打造“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解决了1.35万名脱贫群众的住房问题。
“安置点服务设施齐全,孩子上学、老人就医都十分方便,妇女、老人可以在这里选择适合的手工艺就业。”里湖瑶族乡朵努社区党支部书记黎秋亿说。她带领10多名瑶族妇女在织绣坊制作瑶族服饰,一派繁忙景象。
不只“挪个窝”,更要“铺好路”。南丹县积极组织民间艺人申报非遗传承,并以安置区的社区民族工艺品展示中心、铜鼓坊、陀螺坊、织绣坊、染坊为载体,弘扬传承非遗文化。采取“易地搬迁+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等多功能布局模式,将安置区作为旅游景区来规划和打造,近年来,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朵努社区被国家民委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并被评为“广西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新谱写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河池市率先出台《河池市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指导意见》,切实推动全市121个易地搬迁安置点18.13万名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上的全方位嵌入,确保各族群众搬迁后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同时,河池市创新打造多民族共享的铜鼓文化品牌。以广西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建设为契机,加大保护、传承和传播力度,推动多民族共享的铜鼓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记者 韦辰 通讯员 蓝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