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正文
探寻柳州市民眼中的文明交通
柳州日报  2021-10-20

  道路交通秩序佳 文明画面暖人心

  ——探寻柳州市民眼中的文明交通

  “车让人 人快走”“礼让斑马线 文明伴我行”……在龙城大街小巷的斑马线旁,这些朗朗上口的文明交通宣传语格外醒目。正如宣传语一样,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行人有序通行的场景也早已成为这座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着文明交通的和谐画面。

  文明得到传承 衍生许多温暖

  谈起身边的文明,在我市一家公司工作的27岁市民党鸿飞深有感触。从外地学校毕业返柳后的这几年,他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道路交通越来越文明了。

  “我发现文明出行的好习惯是会传承的,因为我就是从一个获益者,变成了参与者。”党鸿飞说,最开始是公交车带头礼让行人,后来出租车以及私家车也是如此。车辆自觉礼让以后,行人乱穿马路的情况也少了,“大家都知道走斑马线,因为一走一个‘通’。”

  前两年,党鸿飞购买了私家车,在从一名行人转换为司机的同时,他传承了礼让的好习惯。只要行驶至斑马线前,看到两侧有行人要通行,他都会主动让行,还收获了不少来自陌生行人的点赞。“有的市民看到车辆礼让斑马线,还会快步走起来,既顺利通行,又为我们这些司机节省了一些礼让的时间,这样默契的配合还真是越来越常见了。”党鸿飞笑着说。

  在90岁市民梁杰海的印象中,文明之风可不只是车辆礼让行人,道路标识越来越规整清晰,两轮电动车摆放整齐,越来越多“志愿者”对行动不便者的帮助……这些每天都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和谐画面,无不展现出整座城市的文明交通。

  “以前很少选上下班高峰期出门,就怕在某个路口前要等很久,因为那时候懂得礼让的车少嘛。”梁杰海说,自从柳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发生在这座城市道路上的礼让故事越来越多,他自己就曾目睹过许多令人感动的礼让画面。

  “在飞鹅路路口,一名老人拄着拐杖要过马路,那时候正是中午下班高峰期,路上车很多,但看到老人要过马路,一辆辆车都齐刷刷地停在斑马线前。”梁杰海说,一名年轻小伙子还主动做起了“志愿者”,搀扶着那名老人一同走过马路后再返回,“原来那名小伙子并不需要过马路,他是专门扶了老人一趟。”

  梁杰海说,近年来,诸如此类的文明画面比比皆是,每次看到都觉得心里暖暖的,既感动又欣慰。

  曾经“被提醒”的礼让成为日常

  “请您给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谢谢!”相信不少乘坐过柳州公交车的乘客,都会对车上播放的这句宣传语印象深刻。在柳州轨道集团恒达巴士公司56路线路长顾芳看来,随着文明出行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句话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它的“使命”,曾经“被提醒”的礼让,早已成为车厢里的日常。

  顾芳说,当她每天驾驶着公交车行驶在城市道路中时,不仅能看到许多发生在路面上的礼让画面,车厢里的礼让之风也常让她感动不已。

  “有位乘客经常戴着墨镜乘坐我们这56路公交车,要不是有一次礼让,我们或许都很难发现他其实视力不是很好。”顾芳回忆说,那一次,车上乘客比较多,戴墨镜的乘客上车后想去拉最高处的扶手时,却“扶”到了另一位乘客的手上。一旁坐着的几位乘客看到了这一幕,这才发现他存在视力问题,都争着要给他让座。

  那次过后,当这名戴墨镜的乘客再要上车时,顾芳就提前下车要去扶他。“他也很客气,跟我说谢谢,告诉我他还是有一些光感的,不需要帮忙。”顾芳说,她也选择尊重他,从那之后都会更平稳地驾驶车辆。

  市民潘桂芳是一名公交车“忠实粉丝”,日常出行都是以公交为主。说起车厢里的礼让之风,潘桂芳认为,这与我市坚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市民的素质不断提升,大家都会为彼此着想,小孩懂得把座位礼让给老年乘客,老人又想把座位让给辛苦的‘上班族’。”潘桂芳说,往往是让着让着,车厢里就洋溢起一阵阵温暖的笑声。(来源:柳州日报 全媒体记者 吴祉婧)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