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黄文秀纪念馆门前,一群来自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10余个国家的年轻人在镜头面前共同伸出了大拇指。在他们身后,两层高的纪念馆楼顶上铸立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8个醒目的大字。
当天,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联合组织的“2022境外媒体看广西”采访团一行,走进坐落于群山之间的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深刻改变了这个深度贫困村,她的事迹感动了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外国人。
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的黄文秀,生前系中共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她从城市赴任百坭村“第一书记”时,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474人。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致力发展砂糖橘、山茶油、清水鸭、百香果等特色产业,还解决了该村连通外界的“路难行”问题,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2%降至3%以下。
2019年6月17日,这个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年轻女孩在从市区返回村里的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
如今的百坭村已成为集红色研学、旅游观光、田园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特色乡村旅游新景点,一幢幢农房换上白墙、红窗和青色琉璃瓦,休闲娱乐广场、卫生室、文秀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黄文秀生前的一桩桩心愿,在村民的共同奋斗下成为现实。
“百坭村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正是因为有许多像黄文秀这样的优秀基层干部,中国农村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泰国籍社交网络直播博主泰露露在参访黄文秀纪念馆后感慨地说。
班统茂曾是百坭村那用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脱贫攻坚战中成为致富带头人。“过去我们靠种一点粮食维持生活,种养也是小打小闹。村里帮助引进农业技术,还修通道路,村民合作社搭建电商平台,砂糖橘销路越来越好。”他介绍,当地砂糖橘产量逐年增长,2021年全村收获230万斤左右,2022年产量有望在2021年之上。
靠种植砂糖橘,班统茂一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过去买辆自行车都舍不得,现在全屯8户人,拥有10多辆小汽车。”他颇为自豪地说,2021年,百坭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
走访砂糖橘种植基地,品尝甜蜜的果实,倾听黄文秀的事迹,来自孟加拉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者、自由撰稿人吴迪深有感触:“一个年轻的女孩,从好的大学毕业,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家乡的小村庄,带领当地民众把家乡建设得这样美好,这种无私奉献和服务民众的精神,让我印象深刻,也由衷钦佩。”
百色是中国著名的“南菜北运”基地。在百色市田阳区头塘镇番茄种植园,村民们丰收的喜悦深深感染了加拿大籍的自媒体博主劳世国。他声情并茂,向屏幕前的关注者们介绍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2013年12月,官方开通“百色一号”冷链专列,将百色生产的果蔬供应全国23个省区100多个大中城市,还在越南胡志明和河内、柬埔寨金边、泰国曼谷等地建立了果蔬专列物流分拨中心,网络覆盖基本实现始于百色、立足广西、辐射全国、链接东盟的目标,为中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来自印尼的何明祥认为,此行让他真切感受到中国乡村的美丽蜕变。“中国乡村农业技术发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经验值得许多东南亚国家学习。”
何明祥和其他10余位境外媒体人及直播博主今次到访的广西曾是中国减贫任务最重的省区之一。经过不懈努力,这个边疆民族省区于2020年如期实现所有贫困县“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当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杨强 黄令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