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广西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实践家风家训 -> 正文
记南宁市文明家庭黄忠智家庭
南宁日报  2020-08-11

  小家庭有大爱 携手公益廿年——记南宁市文明家庭黄忠智家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南宁市通过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热心公益事业、齐心奋战在抗疫一线及复工复产一线、决胜脱贫攻坚、扎根社区工作、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播中华文明的家庭代表。

  黄忠智家庭热心公益,普通的四口之家却做着不普通的事,为城市增添了一抹温暖。

  2003年,26岁的黄忠智开始接触爱心公益事业。2005年,黄忠智创建广西南宁爱心公益团,扶残助弱,重点服务农民工子女尤其是留守儿童。

  2002年和2005年,黄忠智的两个孩子相继出生,两岁半起便在父母带领下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这个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小小四口之家,在近20年时间内策划、发起、组织或参与大小型公益活动超过400场次,直接帮助困难儿童3万多人次。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家庭朴素而温暖的情怀。

  心怀大爱

  长年资助困难群众

  黄忠智的家乡在百色市田东县江城镇云林村那良屯。20多年前,他从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来到首府南宁上学和工作。生长在百色革命老区的黄忠智,对困难群众有一种特殊的牵挂。从参加工作开始,他一直默默资助着百色大山深处的黄凤雪、黄凤雨等6个困难儿童,每月固定为他们汇去100至200元生活费。

  2005年,中秋节福利院慰问活动结束后,有感于个人力量的有限,黄忠智通过网络组建了志愿服务团队——广西南宁爱心公益团。

  经过近15年的发展,由线上线下组成的公益团成员已超过2000人。黄忠智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成功策划、发起、组织或参与的捐资助学、走进社区扶残助弱等大小型公益活动超过400场次,慰问社区孤寡老人及特困家庭超过5000户次,累计捐款捐物400多万元,直接受惠农民工子女3万多人次,间接受益群众高达几十万人次。

  夫唱妇随

  有了小家更爱大家

  对于丈夫黄忠智一直倾心的公益事业,妻子刘巧玲给予鼓励,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中。

  黄忠智、刘巧玲结婚后,坚持资助百色老区的6个困难学龄儿童。每人每月100至200元的生活费,再加上时不时为孩子们添置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每个月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妻子毫无怨言,反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精打细算,哪怕能省出两三百元,也能多帮助一个孩子。

  “我从小就体会到生活的艰难,再苦也不能耽误孩子。”黄忠智说。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多次组织策划捐资助学活动,帮助山区孩子阅读更多课外书,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捐建了爱心图书室,捐献图书逾万册。

  子承父业

  爱心接力代代传

  爱孩子的黄忠智,有一对可爱的儿女。

  黄忠智的两个孩子两岁半起便在父母带领下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从最初南宁市的敬老院,到后面越来越远的百色、河池市的山区小学,都印上了姐弟俩稚嫩的足迹。

  谈到儿子,黄忠智夫妇倍感欣慰——迄今为止,两个孩子参加了“共筑中国梦——用爱圆山区儿童微心愿”“春节送温暖”“中秋送温暖”等公益活动共计50余场次。在参加公益活动时,姐弟俩也逐渐表现出成长与担当的一面。每一次去到山区开展助学公益活动,姐弟俩发挥“小志愿者”的亲和力,主动与当地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一起互动;在搬运爱心物资时,姐弟俩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年龄小而少搬一些,总是抢先冲在前面,提、抱、扛起沉甸甸的爱心物资,为其他红领巾志愿者做表率。

  “爸爸妈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现年17岁的女儿黄莹、15岁的儿子黄涛说,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们时常在学校积极与同学们分享做公益的收获和感受,并感召了一大批同学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

  平凡义举,大爱无声。黄忠智一家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与心血在公益事业上,影响和感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事业中。(来源:南宁日报 记者:史梦婷)

相关链接